工艺设备合理排布
→ 产尘设备避开关键洁净区域
→ 操作位设置在送风气流下游
→ 大型设备避免阻挡送/回风路径
区域分级隔离
→ 不同洁净级别区域设置缓冲间
→ 高污染工序(如清洗间)独立排风
→ 物流通道与人员通道分离设计
气流类型 | 适用场景 | 优化要点 |
---|---|---|
单向流 | 高要求区域(操作台、灌装线) | 满布高效过滤器比例≥80% 风速均匀性控制±20%内 |
非单向流 | 普通洁净区(走廊、包装区) | 换气次数匹配实际需求 避免送/回风口短路 |
高效过滤器布置
→ 关键区域采用顶送风
→ 局部保护区域使用垂帘/层流罩
送风均匀性控制
→ 采用孔板/格栅式均流装置
→ 优化静压箱结构减少涡流区
低位回风原则
→ 污染物密度大于空气时:回风口距地≤0.3m
→ 轻质微粒区域:侧墙下部回风
梯度压差维持
人员活动影响
→ 入口处设风淋室减少带入粒子
→ 操作台边缘设置气幕隔离
设备干扰对策
→ 热源设备上方加装排风罩
→ 移动设备预留柔性风管接口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应用
→ 模拟粒子扩散路径
→ 预测温度/浓度分布
→ 优化前对比改造方案
实物模型测试
→ 1:10缩尺模型烟雾可视化
→ 关键区域粒子浓度分布测绘
变风量控制(VAV)
→ 根据实时粒子数调节送风量
→ 无人时段自动降频运行
压差自适应系统
→ 门开启时自动调整风阀开度
→ 排风量波动时补偿送风
匹配性:气流形式与工艺需求契合
冗余度:预留10%-15%风量调节余量
可调性:风阀/过滤器便于后期调整
经济性:初始投入与长期能耗平衡
注:所有优化需通过三级验证:
设计阶段CFD模拟 → 2. 空态环境流型测试 → 3. 动态工艺条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