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动物实验室净化装修方案:
一、实验室布局规划
功能分区
有试剂储存室、仪器设备室、更衣室、缓冲间等。试剂储存室要根据试剂性质分类存放,仪器设备室要考虑设备的运行环境要求。
包括解剖室、手术室、实验室等。解剖室应配备专门的解剖台、通风柜等设备;手术室要达到无菌操作要求,设置无菌操作台、麻醉机、手术器械柜等。
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等级(如清洁级、SPF级、无菌级)划分不同的饲养房间。例如,SPF级小鼠饲养室应与其他等级动物饲养室严格分开。
饲养笼具摆放合理,保证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便于清洁和操作。
动物饲养区
实验操作区
辅助区
人流与物流通道
设立独立的人员通道和动物及物资运输通道,避免交叉污染。人员进入实验室需经过更衣、淋浴、风淋等程序;动物运输通过专用的传递窗或运输通道进入饲养区。
二、净化装修材料
墙面
采用彩钢板,其表面光滑、耐腐蚀、易清洁,防火性能也较好。彩钢板的厚度可根据实验室的洁净等级要求选择,一般净化级别较高时可选用较厚的板材。
在墙角等部位可采用圆弧过渡,便于清洁打扫,减少灰尘积聚。
地面
选用整体无缝的环氧自流平地面或PVC地板。环氧自流平地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易清洁性;PVC地板则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防滑性,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区域。
顶面
采用净化吊顶,如铝合金扣板吊顶。这种吊顶便于安装照明灯具、通风管道等设备,同时也有利于保持顶面的清洁。
三、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
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在实验操作台、解剖台等产生有害气体的地方设置局部通风柜或万向罩,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全面通风:整个实验室通过送、排风系统保证空气的新鲜度和换气次数。根据实验室的面积、动物数量和实验类型确定合适的换气次数,一般SPF级动物实验室换气次数不少于15次/小时。
空气净化
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系统。初效过滤器过滤较大颗粒灰尘,中效过滤器进一步过滤中等颗粒,高效过滤器则去除微小颗粒,确保实验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符合净化等级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维持实验室温度在20 - 26℃,相对湿度在40% - 70%。
四、照明系统
整体照明
采用洁净室专用灯具,确保实验室有足够的亮度。灯具的布置要均匀,避免产生阴影。
局部照明
在实验操作台面等需要特殊照明的地方设置局部照明灯具,如LED台灯,以满足精细操作的照明需求。
五、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
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纯水,用于实验设备清洗、动物饮水等。可根据需要设置纯水制备系统。
排水系统
实验室的排水管道要有一定的坡度,保证排水畅通。对于涉及有害物质的排水,如化学试剂废水、动物尸体处理废水等,要设置专门的收集和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六、动物设施配套
饲养设备
根据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饲养笼具,如小鼠笼、大鼠笼、兔笼等。笼具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性、保暖性和便于清洁的特点。
动物尸体处理设备
可采用化制机或焚尸炉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消防与安全系统
消防设施
按照实验室建筑规范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安全防护设施
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等,以应对化学物质溅洒等紧急情况。同时,安装监控系统,对实验室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