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布局
采用清洁区与污染区分流设计,设置不同洁净级别的缓冲间(如万级与十万级)
物流通道与人流通道物理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空气净化系统
层流净化系统需配置粗、中、高效三级过滤,气流组织采用顶送下回模式
维持恒温恒湿环境,温湿度波动范围符合实验要求
材料与设备
墙面、地面选用无缝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环氧树脂),避免积尘死角
配备生物安全柜及独立通风空调系统
光学控制
采用无反射黑色墙面材料(如特制墙纸或塑料板),地面需防滑且不反光
光源选择特定波长LED或氖灯,配备稳定滤光装置
密闭性设计
门窗需严格防漏光,边缘密封处理,窗户采用遮光布或黑色玻璃覆盖
通风系统兼顾空气洁净度与低噪声要求
建筑结构
高风险实验室(如BSL-3)需独立设置,核心区与辅助区分区明确
围护结构无缝拼接,接缝处圆弧处理,地面采用自流平环氧树脂
通风与防护
维持负压梯度,气流定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排风系统配备HEPA过滤器
入口设置化学淋浴间,传递窗采用双门消毒结构
安全设施
配备应急喷淋、声光报警装置,放射性物质贮存区需防盗报警系统
环境控制
采用精密空调系统,温湿度波动控制在较窄范围(如±1℃、±5%RH)
墙体与门窗需高保温性能,减少外界干扰
节能措施
热回收系统与变频技术结合,降低能耗
屏蔽结构
墙面与门窗嵌入铅板,厚度根据辐射强度计算确定
设置专用废物储存区,配备防泄漏容器
监测系统
安装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联动报警功能
安全合规
遵循防火分区要求,安全出口数量符合规范(如BSL-2实验室不少于两个)
环保与可持续
废水废气处理系统需达标排放,优先选用低VOC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