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净化工程
“净化工程”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一整套为了在特定空间内(通常是一个房间、车间或整个建筑)创造并维持受控环境参数(如洁净度、温度、湿度、压力、气流组织、微生物浓度、静电控制等)而进行的系统性工程设计和施工活动。
简单来说,净化工程就是建造洁净室或洁净环境的过程和技术的总称。
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综合运用建筑结构、空气处理技术、材料科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排除或控制特定空间内的污染物(微粒、有害气体、微生物等),使其达到工艺或产品生产所需的环境标准。
净化工程的关键要素和特点包括:
核心目标:控制污染物
空气悬浮微粒: 这是最常见的控制对象(如灰尘、纤维、皮屑等)。
微生物: 在制药、生物实验室、食品、医疗等领域尤为重要(如细菌、真菌、病毒)。
化学污染物: 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酸碱性气体、分子级污染物(AMC)。
静电: 在微电子、精密仪器等行业需要严格控制静电积累。
主要技术手段:
高效空气过滤: 使用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层层过滤送风空气。
合理的空气流型: 如单向流(层流)、非单向流(乱流)设计,确保污染物被有效稀释和排出。
压差控制: 维持不同洁净级别区域之间的压力梯度(如洁净区对非洁净区保持正压),防止污染物从低级区流向高级区。
温湿度控制:稳定控制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满足工艺和人员舒适性要求。
特殊建筑材料: 使用光滑、不产尘、易清洁、耐腐蚀、气密性好的材料(如彩钢板、环氧自流坪地面)。
人员与物料净化: 设置风淋室、传递窗、更衣缓冲间等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料带入的污染物。
严格的施工工艺: 确保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无死角、易清洁。
监测与控制系统: 安装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控各项环境参数。
遵循的标准与等级:
国际通用的洁净度等级标准主要是 ISO 14644-1 (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特定粒径的颗粒物数量划分,如 ISO Class 5, Class 7, Class 8 等)。
针对药品生产的 GMP 规范有具体的洁净级别要求(如 A, B, C, D 级)。
美国联邦标准 FS 209E (虽然已被 ISO 14644 取代,但仍有参考价值)。
行业特定的标准(如电子行业的 SEMI 标准)。
主要应用领域:
微电子与半导体: 芯片制造、液晶面板生产(对微粒和静电控制要求极高)。
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 无菌药品生产、疫苗制造、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生物实验室(对微生物和无菌要求极高)。
医疗卫生: 手术室、骨髓移植病房、无菌制剂配制中心、ICU。
食品饮料: 无菌灌装车间、益生菌生产、高要求食品加工。
精密机械与光学: 高精度仪器制造、光学镜头生产。
科研实验: 需要超洁净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
航空航天: 精密部件制造、卫星组装。
总结:
净化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装修”或“安装空调”,它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系统化、跨学科的工程领域。其目的是在受控的空间内,通过精密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创造出并长期维持一个符合特定洁净度等级和其他环境参数要求的生产、实验或医疗环境, 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工艺的稳定性、实验的准确性以及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