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分隔
不同洁净级别区域之间设置独立缓冲间(如洁净区与走廊之间)
单向流设计:人员/物料需按"低洁净→高洁净"顺序通过缓冲间
空间尺寸
缓冲间深度建议≥1.5m(满足开门时气流稳定)
双门互锁装置:确保两侧门不同时开启
区域过渡类型 | 设计要求 |
---|---|
非洁净区→十万级 | 设置更衣间(一更)+缓冲间(二更) |
十万级→万级 | 增加风淋室(风速≥20m/s)或气闸室 |
万级→百级 | 采用双层气闸+洁净服更换区 |
基准要求:
洁净区对非洁净区保持≥10Pa正压
更高洁净级别区域逐级递增5-10Pa(如百级对万级保持+15Pa)
动态补偿:
安装压差传感器(精度±1Pa)联动变频风机调节送风量
关键设备:
文丘里阀(控制精度优于蝶阀)
余压阀(机械式稳压,备用)
测试方法:
烟雾试验验证气流方向
压差计每日点检(允许波动范围±2Pa)
故障应对:
压差异常时自动声光报警
备用风机30秒内启动
负压气闸:
核心实验室保持-20Pa,气闸室-10Pa(气流定向流入)
排风机组一用一备
传递窗设计:
双侧紫外灯+机械互锁
带自净功能(运行5分钟后方可开启对侧门)
交叉污染风险
错误案例:缓冲间两侧门可同时开启 → 改进:加装电磁互锁
压差失效
错误案例:未设置压差表 → 改进:每间缓冲室独立监控
--------注:具体参数需参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及机构现行执行标准。某GMP车间实测案例:通过三级缓冲设计(压差梯度5Pa/级),粒子数达标率提升至99.2%。